航天科工十院航天风华:在深耕中,培植必胜的信心!
发布时间:2024-08-20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科工、中国航天报

  自2012年成立至今,航天科工十院航天风华的技术中心电气室,先后完成了数十个关键技术攻关和技术瓶颈问题处理,迭代研制了20余项综合测试设备,保障了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成为支撑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贵州省国防工业创新能手”“贵州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的背后,是这支平均年龄31岁的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初心如磐。正值风华正茂,他们带着敢闯敢干的魄力和对航天事业的满腔热血,扎根于贵阳这片航天热土。


在深耕中培植必胜的决心

  航天风华技术中心电气室主要负责测试系统总体、测试软硬件、产品测试与保障设计等相关工作。自组建以来,该室主动承担了公司多项“急、难、重”的任务,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为产品测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在接到一项重点产品的研制任务时,由于设计需求的变更,电气室在该类型产品设计方面没有任何技术基础。为此,电气室迅速组织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全室24小时轮班开展设计工作。

  白天,他们编写资料、跟踪技术状态、组织实验;中午,利用午休时间查阅资料、做好调研;晚上,加班加点完成电路设计……除了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们还身兼多个项目的研制工作,常常要在车间、办公室以及试验现场之间不停“转场”,以最快速度赶往问题发生的“第一现场”。

  在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下,“临危受命”的技术攻关小组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使项目得以顺利结题。“技术研发,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项需要长期执着坚守的事业。”作为电气室负责人,秦发林深信这一点。

  深耕,使他们具备直面困难的勇气;创新,则给他们带来了旺盛的生命力。在翻越一座座技术“高山”后,他们凭借技术立足,在深耕中培植出了必胜的信心。

“我们没理由松懈”

  随着任务量的增加,电气室逐步形成了多项目、多任务并举的综合发展格局。以攻坚克难保任务为目标,电气室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244月,杨瑾即将启程前往西北地区,执行她人生中首次外场任务。那时,她的师父陈瑶是数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原本师徒两人打算一同去外场完成试验,但由于多个项目的计划节点“撞车”,陈瑶脱不开身,只得在后方远程支持杨瑾。

  出发前,陈瑶给杨瑾传授了许多在外场的经验和注意事项,帮助她高效开展工作。尽管此前已经对外场环境有所耳闻,但真正踏上这片土地,眼瞅着猛烈的西北风在荒芜苍茫的戈壁滩上肆虐狂啸,杨瑾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抵达外场后,杨瑾正式开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作为试验队里唯一的女生,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她也从未退缩。

  白天去车间调试,晚上写试验大纲,陈瑶还要随时准备帮杨瑾解决从外场传回来的各种问题。“多亏了师父,是她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杨瑾感慨道。

  “每一条数据、每一轮测试的背后,都牵扯着任务的成败,我们没理由松懈。”外场试验顺利完成后,杨瑾比以往多了几份沉稳。

做下一代的“启明星”

  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公司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是航天风华增强核心竞争力、保持高质量发展势头的“秘籍”。作为电气室的老师傅,胡业火凭借多年深耕产品测试软件设计领域的丰富经验,担起了导师的责任,成为年轻一代成长道路上的“启明星”。

  为了帮刚加入项目组的年轻人快速“吃透”测试流程,胡业火带着他们“上手”实操,从讲解测试说明,到剖析测试系统原理,他不厌其烦地为新人们答疑解惑。

  加入项目组后,汪玥主要负责测试试验,对她来说,胡业火就像团队里的一颗“定心丸”。

  “试验过程中目标定位发生误差。”发现问题后,汪玥迅速向胡业火汇报。

  在胡业火的指导下,汪玥从原理入手,经过抽丝剥茧般的层层筛查,找到了影响信号的深层次原因,并对干扰源进行逐一排查检测。

  “找到问题所在了!是信号受到了干扰。”

  “更换电缆,再次进行试验验证。”

  “接收正常,成功了

  .....

  从一次次尝试,到一次次成功,年轻一代的航天人正脚踏实地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走上了一个个重要的岗位,从老一辈的手上接过了建设航天强国的重担。(文/王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