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航天科工三院239厂机械加工中心技术组,宋海勇,以20多年的坚守与奉献,用精湛的技术和敬业的精神,为三院239厂的发展贡献着坚实的力量。自踏入这片领域以来,宋海勇便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他始终将工作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将职责扛在肩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这种对职业的坚守与奉献,使他成为了爱岗敬业的典范。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宋海勇深知,作为一名工艺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严谨的态度和不懈的追求。在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机加中心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在机加工专业,宋师傅是公认的“行家里手”。他对待每一个工艺环节都一丝不苟,从绘制工艺附图到编写工艺规程,从编制加工程序到后处理,都是精益求精。他常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正是这种对质量的极致追求,使得他成为了技术组的“顶梁柱”。
“只有一流的技术才能创造一流的产品”
宋师傅对技术的追求也从未停歇,他曾说:“只有一流的技术,才能创造一流的产品。”在同事眼中,他总是那个不断学习、进步的标杆。
近年来,机加中心承担的研制任务零件结构愈发复杂,车间现有机床后处理文件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亟需开发新的后处理文件,同时还要对现有后处理文件进行优化,以便完成更复杂的生产加工任务。
作为机加中心的技术带头人,宋师傅主动承担了这项重要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尽管日常工作繁忙,宋师傅还是利用下班时间自学掌握了UG软件后处理技术。在过去一年,宋师傅几乎将车间现有机床的后处理文件都重新进行了优化或二次开发,并新增或优化了多项功能。尤其是新开发的后处理文件,在一些产品的加工中及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
在宋师傅的观念中,创新是机械加工的生命线,他曾说,“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宋师傅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尝试新技术、新方法,在他的带领下,团队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
在某产品零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工一处深径比较大的典型深长孔。以往具有这种小孔径、大钻深的孔特征零件都是委托外协厂进行加工,当时机加中心既没有此类加工经验也缺乏专用设备。但时间不等人,面对紧急的任务形势,在缺乏硬件条件和加工经验的情况下,宋师傅果断接过了这个艰巨任务。通过工艺攻关,宋师傅提出用带主轴内冷功能的加工中心替代专用钻孔设备、用工艺导向孔替代专用导向套的方法,以及线下摸索钻孔切削参数等措施,同时解决了设备、导向、加工参数等难题。加工后的产品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试制取得了圆满成功,同时也为后续其他产品的深长孔加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十多年斗转星移,时光荏苒;二十多年栉风沐雨,星月兼程。当年的“小宋”已然成为了大家的“宋哥”。他在平凡中铸就不凡,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着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的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文/郝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