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青:离快舟火箭最近的"设计师"
发布时间:2023-04-20 信息来源: 航天三江

    今年3月22日,2000公里外,航天三江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实现了2023年快舟火箭发射的开门红。

    发射成功的背后,是一群年轻的航天三江人筑梦前行的身影。他们在思考什么、在做些什么,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在第8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航天三江及所属单位大力开展系列宣传和科普活动。在这个属于航天人自己的节日里,一起走近航天事业、航天人,倾听他们的点滴故事,传承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黄小青

只有30多岁的黄小青,作为航天三江快舟一号甲的结构总体设计师,已经成为了团队主力。

3月26日,第三次接到记者电话,黄小青刚到驻地准备开一个技术讨论会,利用间隙终于有完整时间接受采访。作为发射试验队的设计师,他已经连续忙碌了近一个月。

在黄小青看来,“神圣光环”是航天事业的外衣,航天人对技术“钻”的品质,对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和追求才是本色。

成长:“努力”向前冲成就自我

“航天事业带着神圣的光环。”2020年,在入职航天三江之前,黄小青在湖南一家研发机构工作,得知航天三江所属火箭公司招人,怀揣着对航天事业的向往,他欣然加入,成为当年第一个入职的新员工,工号尾数为001。

入职初期,黄小青负责老本行——结构强度设计,他每天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做着仿真试验。没过多久,公司急需装配跟装负责人,他毫不犹豫接过任务,开始一边负责产品强度测试,一边学习跟装工作。

一年多后,又一新任务摆在黄小青眼前,承担火箭结构总体设计师职责,主抓火箭装配。

“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公司急需人员顶上,我义不容辞,虽然需要边做边学,但往前冲的感觉挺好。”黄小青谈起三年来从一名“专项”工程师,成长为一名“团队”负责人,脸上满是平静。

“每一项流程都近乎苛刻,跟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黄小青说,以总装测试为例,每一项流程都要有4个不同技术领域的工程师同步参与,实行一岗“双人”制度,“八大金刚”8双眼睛各司其责,最大程度保证万无一失。比起其他制造装配企业,在工艺要求高的情况下,装配时间也相应增加了数倍,“每一个环节都要紧盯着”。

“为了保证做出来的产品达到最优状态,研发过程的追求极致,对每一个人都是非凡的锻炼。”

三年来,黄小青在不同的岗位,挑战着一项项艰巨任务,时常从家到总装厂来回百余公里奔波,这些都没有让他退缩。

▲快舟火箭产业园

“之前对航天事业的认知,只看到表面,累是真的累。”黄小青笑着说,“航天事业的光环只是它的外衣,一代代航天人背后的付出和冲劲才是成就自我的标尺。”

超越:不断追问“不合理”之处

造火箭、搞航天,风险随时都存在,任何一点疏忽都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2021年,在一次发射任务总装测试阶段,突然发现火箭某装置存在隐患,这让原定工作又增添了一丝紧张气氛。

任务迫在眉睫,绝不能带着隐患上天。黄小青和团队迅速开始查找原因,多个专业充分协同,开展问题复现,很快就找到了解决方案。

期间,作为结构总体设计师,黄小青要不断地做分析、写材料、做汇报,同时举一反三,复查整个火箭其他装配环节有没有问题。

连续作战5天5夜,饿了吃盒饭,困了就找个角落休息一会。最后,在团队的努力下,终于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完美解决,此后再也没出现同样的问题。

“反复求证、反复论证的过程,作为结构总体设计师,需要沉下心来追问,把风险降到最低,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黄小青介绍,企业生产一个产品,一般状态下如果使用强度达到数百次,就能满足设计要求,那么对于火箭上的产品而言,为了保证绝对可靠,相对就需要达到数千次。

“有的密封件用软性材料会不会比硬质材料好?检修口稍微开大一点是不是更方便?”随着快舟火箭进入密集发射期,黄小青又有了新认识,为了确保火箭成功发射,他和团队将“它是否真的合适”变成了“条件反射”,把工作做到极致,苛刻的寻找最优的设计方案。

在黄小青看来,三年时间里,自己不断学习航天三江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家精神,职业素养不断升华。“从事航天事业以来,自己才深深体会到勇攀高峰、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团结协作……这些精神价值的内涵。”

未来:“智”从改变创新中来

举着平板电脑,工程师会时不时给火箭拍个照。如今,这种在火箭装配过程中的有趣画面,肯定让很多人觉得新奇。

“我们不是在拍照,而是在平板电脑里安装了一个App应用程序,它会引导工程师不遗漏地完成每一项工艺流程。”黄小青介绍,以往每个工程师按照工艺流程操作,都需要拿着厚厚的表格逐项核对,每完成一项,还要举着笨重的相机拍照记录,回来还需进行大量计算工作。

▲黄小青(左一)现场使用智能设备检查装配流程

火箭总装测试流程复杂,装配工序长,传统方式既费时,还容易出现漏查的风险,智能化质量管控程序上线后,这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了。

智能化质量管控流程简单易操作。工程师每进行完一步操作,程序就会自动提醒下一步,并保存相应数据。“不担心出错,也不用人工分析数据,总装测试做完之后立马就能生成分析报告,很方便。”

用智能化改变传统工作方式,这与黄小青紧密相关。成长为结构总体设计师后,他在不断思考如何改变创新。由他牵头,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在试验场将火箭装配过程中的每项流程、每个细节、注意事项等一一记录,具体到哪一步需要拍照、哪一步需要记录。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黄小青带领团队对每一项流程进行总结和细化,反复推敲每一条口令和执行,最终编写成“火箭装配操作细则”。

“如今的这套智能化质量管控App程序,就是由我们的操作细则作为模板而实现。”黄小青自信地说,“即使你是一个新手,在流程操作上也能快速上手”。

未来,黄小青还将带领团队一鼓作气,用“航天+大数据”的技术实力和整体思路,让整个火箭装配过程从传统制造方式,向更智慧、更高效的先进智能制造场景转型升级。(文/陈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