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奏质量“四重奏” 摁下发展快进键——二院二部张奕群研究室质量能力建设助力“质量制胜战略”落地
发布时间:2022-03-25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张奕群研究室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贯活动、设计多款信息化拳头产品、拓展新的设计研发思路,从质量文化、管理体系、过程管控、基础能力四个方面联合发力,将集团公司“质量制胜战略”作为推动科研生产发展原动力。

多“管”齐下,营造质量文化好氛围

航天质量文化是质量之魂,如何将质量文化建设常态化、全员化、趣味化是关键。

元宵节佳节之际,该研究室组织的“红灯高高挂,质量年年抓”的质量灯谜特色活动让设计师在活动中巩固质量知识;由该室承办的二部“唇枪舌剑辩质量,谁与争锋零缺陷”质量辩论赛,让设计师在思辨中强化质量意识;协同承办的二部质量技能比武大赛设置线下学习、线上测评、现场竞赛环节,让设计师通过学、测、比全方位提升质量素养。通过系列趣味活动将质量能力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该研究室还引进国际上流行的“萃思”(萃取思维火花)方法,发动全员搜集、整理164个经典质量问题,编写小微案例,形成《控制系统质量启示录》,在部门中引发广泛的学习和讨论。

借助“思维导图”设计方法,该研究室创造性地将设计师日常工作中涉及的标准化基本知识、技术文件等资料分门别类再梳理,形成“口袋书”,方便设计师随用随学。

此外,该研究室通过建立“每周一课”“每人一课”制度,组织各种“小而精”的质量培训和在线测试活动,评选进场质量之星、设置青年质量助理、分配质量责任田、开展QC小组交流等多种特色活动,在全室形成人人讲质量的良好氛围。

异地验收平台打造质量管理新模式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提高运行效率是航天系统设计师和管理者共同面临的难点。

新冠疫情催生很多线上业务,该研究室集中信息化团队中坚力量,在疫情初期集智攻关,打造“外协产品异地验收软件平台”,服务于军工行业典型整机外协产品管控与验收工作。通过远程在线方式,设计师可以“足不出户”随时了解外协产品研制进度,实现在线验收、在线复查。起早贪黑下厂验收的形式逐渐成为过去式。省去舟车劳顿,设计师能够将精力集中于设计研发,免除差旅费用,管理部门能把更多资金投入到创新创造,实现了“一箭双雕”。

自动化平台打造“一站式”服务

控制系统被誉为“产品的大脑”,结构复杂,集成度高。

当前,项目研制面临研制周期缩短、进度与质量并重的新挑战,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新的发展需求。该研究室自主开发的“产品稳定控制系统自动化设计与验证平台”设计工具,实现了从方案论证、参数设计、仿真验证到设计报告生成“一站式”、全生命周期设计。以标准化模块、通用化接口、规范化流程为特征的底层架构使它具有良好的移植性和拓展性。

现在对于主流项目控制系统设计工作,设计师只要修改关键参数即可完成全套设计任务,对于人的依赖性大幅降低,而设计效率提升10倍以上。很多设计师笑言“复杂的控制系统设计也能实现‘批量生产’和办理‘打包带走’业务了”。

如今依托二院自主研发的云雀协同管理平台,该工具以APP形式面向全院在线发布,实现了从“本地”到“云上”,从“为我所用”到“服务大众”的飞跃。

“一本模型一套软件”走遍天下都不怕

传统的制导控制系统研发工作围绕模型设计、软件研发和半实物仿真试验开展,需跨专业、跨室协同。由于跨部门研制没有统一设计规范和准则保障,各专业“闭门造车”“各自为政”,导致一套算法,“生出”多个模型、多版软件的窘状,甚至同一个变量,都能有各种“名字”,上下游设计师在沟通时经常“相顾两茫然”,不知所云。

二部提出“一套模型,一本软件”倡议,旨在打通设计上下游的“壁垒”,让沟通“无极限”。该研究室作为试点单位,率先拿控制系统“开刀”,实行自上而下的“革新”。针对当前短板弱项,研究室联手多专业共同优化分工模式和设计流程,通过统一接口、规范命名、消除碎片化建模、整合大功能模型,构建跨部门可用的标准模型库。通过推广、研发跨部门跨领域的软件建模和代码开发数字平台,打造“大一统”的设计研发“生态系统”。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该研究室已经统筹完成导航、制导、控制三大系统“一本模型、一套软件”的设计开发工作,实现了流程减负、产品减负、设计师“减负”的目标。

航天质量是政治、是生命、是效益,是航天企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张奕群研究室将牢记使命,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踏实担当质量责任,自觉践行“质量制胜战略”,锐意进取,加强航天精品工程建设,助力科研生产的跨越发展。(文/卢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