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精神今日谈:
钳工之艺,毫厘定成败,郑朝阳经手的零件都能达到“零误差”。36年创新求变,他屡次攻克技术壁垒,将设计原理变为现实,他从不怕事,遇到困难敢于应战,关键时刻能扛事,靠的就是那颗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匠心和他一入航天国为重的担当。
他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北疆工匠”、全国技术能手,在方尺钳台旁一站就是36年,发明的100多项创新成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他就是六院红岗公司4分厂钳工组组长郑朝阳。
工作中的郑朝阳
从当学徒工开始,“勤快、认真”就是他的工作信念,他把业余时间基本都用在了琢磨每一道工艺细节、钻研每一个技术难点上。慢慢地,他悟出:既要干得好,还得干得快!
“在最有效的时间内干出最漂亮的活儿!”成为他的目标。
郑朝阳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为生产型号配套加工工艺装备。正是因为型号装备的“高精尖”,很多零部件的加工无法通过自动化机床来生产,必须借助手工打造的工艺装备来保证加工精度。
每天早上8点多开始,车、钳、铣、刨、磨几十台机床陆续启动,轰鸣声不绝于耳,上有天车滑动,下有工件转运,紧张而忙碌。郑朝阳作为钳工组的“领头雁”,总是带领班组冲在型号任务最前线,大胆攻关革新,出色地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他自行设计制作的某固定环体系列工装,使加工效率一下子提高了10倍,合格率从不足50%提高到100%。
在某项任务中,零件数量多、批量大,加工精度高、生产周期短,绝大部分零件都需要钳工进行手工操作完成划线、钻孔、打磨、弯曲成形等工序,工作量相当大。郑朝阳觉得,用老办法蛮干肯定完不成任务。他带领全组人员进行攻关,自行设计制造了刀具、钻模、划线工装等各类工具近100件套,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最终保证了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海报/张艺馨 文字/王玉祥 胡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