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质量故事集】​“静电危害”——装备研制中的隐形杀手
发布时间:2024-05-27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科工

  为进一步弘扬航天质量文化,推动质量管理经验、技术方法的交流与实践,面向集团公司各所属单位开展“航天质量故事”征集活动。第一期航天质量故事集包含15篇质量故事,内容涉及质量经验、工匠精神、方法工具和基础提升四个主题。通过大视角、小切口的故事形式深入挖掘、梳理总结型号研制生产试验过程中质量管理的经验教训,彰显各型号紧紧围绕军品质量问题频发整治专项工作要求,坚持实战标准、问题导向的信念信心和责任担当。

“静电危害”——装备研制中的隐形杀手

  “静电”对于很多航天工程师来说都不陌生,几乎都有被静电“打”的经历。尽管质量管理体系、静电防护管理体系中对人员培训、防静电工作区管理等相关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因静电导致的质量问题仍无法完全杜绝,主要原因就是静电它看不见、摸不着,是个隐形杀手。而且静电损伤有时表现为“内伤”,不为人知,容易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但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因为总有一天,因静电引起的故障“会脱颖而出”。

  例如,在某项目研发过程中,历经方案论证、工程设计、工艺装配等环节,产品信心满满地来到了整机调试阶段。设计师与试验师配合,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完成了初步调试、三温摸底、环境应力筛选试验等,产品一切正常。就在大家以为大功告成时,问题还是来了,1台产品清理后复测指标异常,经检查发现,故障由内部某器件芯片烧毁导致。

  “也许只是个例。”设计师多少有些自我安慰。然而,在接下来的复测过程中,又出现了3例相同的故障产品,排除了电源过冲和器件原始损伤等事件,难道是静电?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想到了这个隐形杀手。

  为了进一步分析烧毁原因,设计师将该款器件送回厂家分析,经过一系列的试验验证,故障现象得以复现。原因不出所料——静电损伤。为了弄清楚是哪个环节引入的静电,防静电专家组对项目组调试场所进行了摸底排查,结果令人惊讶:部分设计师调试过程未按要求全过程佩戴防静电手环,现场多份图纸、纸质包装箱等与产品放在一起,同时产品流转过程采取的防静电措施不当等等,这些“小违章”都会导致静电荷积累直至静电放电效应发生,从而对敏感器件造成损伤。

  静电防护管理体系是为了确保电子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同时保护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每个设计师都应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要求,切实增强人员静电防护意识,将静电防护知识牢记于心,在产品研制全流程落实到位,确保产品高质量交付。(文/航天系统公司851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