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进喜”勇闯油炉
3月9日,江北公司三车间热处理间,工人师傅们往来不断,正在争分夺秒加工一批产品。
“老汪,设备好像出问题了,你快来看看。”热处理间三班班长、党员汪刚听闻心中一惊,箭步冲到真空炉旁。
经查看,热处理设备油槽升降机突发故障,炉门被卡住无法打开。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汪刚和他的班组迅速判断出问题所在,并立即联系机动处进行维修。然而,维修人员到场后确认,设备内部传动装置损坏严重,需要进行大修。这一消息让在场的众人陷入了焦虑,因为产品需要在淬火后几小时内进入下一道工序,否则将面临报废的风险。
汪刚凝视着炉中的油池,突然低头皱眉跟同事说道:“我出去买一套防水裤,下去把产品捞上来,绝不能让产品废在我们手里。”面对这一困境,汪刚果断决定亲自下油炉捞取产品。
“这裤子够高吧?应该没问题吧?”张淼和熊余芳仔细地检查着防水服。汪刚没有犹豫,穿上防水服,待油温降低后,在作业区域保持通风良好的安全条件下,开始“下油锅”。
尽管热油温度已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但一踏入油池,汪刚就感受到了强烈的热浪和油腻感。他小心翼翼地用夹子将产品从油池底部夹出,并传递给在外接应的同事。经过紧张而有序的操作,他们成功将产品捞出并投入下一工序,确保了生产任务的按时完成。
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汪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奋斗精神,展现了新时代航天人的风采。经过此事,大家都称赞他是“汪进喜”。(图文/沈青玲 张浩哲 张博宁)
小个头“大能手”
热处理工序,作为金属部件制造的“中转站”,其过程具象难、结果测量难的特点,使得每一个参数状态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导致最终结果大相径庭。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挑战中,红阳公司特种制造部热处理班组长、党员胡文雄以“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为班组的日常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季度,在胡文雄的带领下,班组协助增材制造班组推进预研攻关项目进度,进行多组热处理相关实验,高质量完成多项系列产品研制生产任务。面对“急难险重新”的研制生产形势,胡文雄主动担当,攻坚克难,确保“质量零问题”“生产零延误”。
一次,胡文雄在巡检过程中,敏锐地捕捉到一丝不和谐的“声音”。他停下脚步,蹲下身仔细翻看黝黑的金属零件,翻覆之间,金属牌号、形貌尺寸等信息便跃上心头。他迅速发现问题所在:金属材料、形制与冷却方法对应不上。
发现问题后,正在一旁进行入炉准备工作的魏师傅立即打算致电询问工艺员,却见胡文雄挥了挥手,“先展开自查,从实际解决问题更高效。”只见他往返办公室几趟,取来了相关质量卡、工艺文件等,仔细对照检查。不消片刻,问题便浮出水面,原来是零件代料产生细微性能差异,导致前工序加工状态变化,进而影响热处理状态。
发现问题、查明疑难、确认情况,胡文雄一步步处理,抽丝剥茧,一气呵成。最终,零件及时完成修改沟通,并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处理。
胡文雄,这位身材并不高大的南方人,在车间现场只能算是“小个儿”。他对各类零件专业的加工知识、仪表设备的精准把握,赢得了领导与同事们的深深信赖,现已成为生产线上无可替代的“大能手”。(图文/张雪 胡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