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总体部成功中标一型飞行器智能总装生产线项目,该项目将为用户建设一条数智化总装生产线,标志着总体部在智能生产线规划与实施、智能装备研发和生产信息化系统设计与集成等方面实现重点项目的突破,具备复杂智能制造系统交钥匙服务能力。
“建”产线到“用”产线
——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好用!
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技术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进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空间工程总体部党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018年启动武汉卫星产业园建设,打造全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以卫星批量化、智能化研制生产模式,实现卫星从零部件入厂到整星下线的完整总装、集成与测试数智化流程。小卫星智能生产线于2021年5月建成投产,截至目前已完成十余颗卫星的生产下线,获得“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湖北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武汉市标杆智能工厂等荣誉。
走进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随处可见的机械手、AGV小车等智能化生产设备已经代替了传统工艺,配以“智慧大脑”——卫星数字化制造管控系统的运转,一颗颗卫星完成下线。在总体部所承担的天目星座12颗卫星总装集成测试任务中,实现单组批卫星生产周期缩短13.5%以上,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用”产线再到“造”产线
——让智能制造技术在更大领域推广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总体部要勇当智能制造产业链链长,为航天器数智化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董事长邹广宝表示。
在“制造产业智能化、智能制造产业化”战略目标的驱动下,总体部凭借自身在建产线、用产线的优势,面向社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从面向小卫星到面向各航天飞行器,从自己用产线到帮别人建产线,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在充分了解用户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需求基础上,总体部构建了以“数字智能、人员精简、物流自动、柔性拓展、总装脉动”为特点的生产线建设方案,覆盖仓储物流、舱段对接、组件装配、质测、精测、入箱、入筒等全流程生产环节,兼容两型典型产品生产并具备拓展能力,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实现危险工序少人化、无人化,实现测试自动化率100%,单工房人数减少到2人,有效提升飞行器生产产能和质量管控能力,促进飞行器数智化转型升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抢占智能制造高点,争当行业领先者
——团队在智能制造领域“狂飙”
在原有小卫星智能生产线建设团队的基础上,总体部十分注重利用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巩固提升总体部在智能制造的领先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在河北正定期间推出“人才九条”的实践与启示,已成为了总体部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空间工程总体部多渠道补充壮大智能制造团队。刘总,是总体部引进的一名高层次人才,具有多年从事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的智能装配与柔性制造系统研究经历,曾主导多个国家级项目,在智能制造领域具有丰厚经验。他的引进,正是总体部“精准引才”政策的结果。党委领导牵头,制定“一人一策”引才策略,并到刘总所在地区开展会谈。最终,对人才的渴望和尊重,打动了刘总,成功吸引其加入。
实践证明,刘总的加入为总体部智能制造战略发展目标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刘总的带领下,团队精心打磨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仅总装生产线项目技术方案就存在手工、半自动化、全自动化等多个版本,他带领团队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逐步迭代优化,获得了用户的认可。随着项目的推进,智能制造队伍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快速成长。
目前,总体部已配备了60余人的智能制造专业团队,覆盖智能制造总体设计、复杂机电系统设计及调试、信息化系统设计与集成等专业领域,其中不乏智能制造领域专家、能手。
峰总,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是智能制造领域的“老人”,博士毕业后,便参与到复杂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中,先后承担了国防科工局的多项重点课题项目,主导了小卫星智能生产线在内的多条生产线的建设工作,在智能制造领域颇有建树。
曹总,长期从事制造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智能制造规划咨询、技术研究、系统开发及项目管理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宁夏“新世纪313人才工程”等荣誉称号。
面对智能制造领域前沿,他们始终奋楫笃行,臻于至善,为总体部智能制造之路提供源源不断的信心和动力。(文/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