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方向,聚力前行,迎难而上,坚定信心,在年末“战场”上,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干部职工一仗接着一仗打,用实际行动揭示保成功的“密码”。
深夜“急行”
凌晨三点的冷风瑟瑟,红阳公司电装中心焊接班灯火通明。在这个静谧的深夜,只听到电烙铁手柄来回归位的金属碰撞声,还有清洗焊点窸窸窣窣的声音。一支突击队正在抢制特急任务。
11月13日,电装中心接到任务后,一边清理备料耗材,一边分解任务,组织部门精兵强将迎战。11月14日,有三套电缆网陆续到位,组装班组长阎文瑞立即组织全组动起来。抠胶作业为逆向操作,操作者需全面做好电缆防护,不能损伤导线并控制多余物,阎文瑞全程跟踪返修过程,确保各个环节质量受控。
焊接班组顺利从组装班接过“接力棒”,但在作业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难题。一插头为分离插头,但因胶液已渗透至焊杯根部,在进行焊接前操作者必须进行二次清胶处理,以确保整个焊接面无任何胶粒。此插头改制的点位多、操作空间有限,清理起来异常困难。
“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技术了。”刘军霞打趣道。毛刷、镊子、缝衣针、手电筒齐上阵,真可谓全方位、无死角。为了给电缆制作提速,焊接班实行“两班倒”模式,确保产线不停歇。
与此同时,下线班组长周婷提前进行人员安排和相关准备工作,消化工艺文件、清理物料、梳理重点和难点,积极和工艺沟通,对任务细节做到心中有数。抠胶和解焊工作全部完成,下线班组便开足马力。该项任务涉及的导线型号多,在线束成形环节,必须确保导线型号、颜色、线径、点位号准确无误。
夜色浓重,双眼疲惫,眼前的白、蓝、黑、红各色导线交织,大家直呼“眼花缭乱”。梳理头绪,穿针引线,眼随手到,确保手上的每个动作准确无误,这是操作者内心深处的唯一念头。
时间在一分一秒流逝,经过三天的奋力攻关,最终,电装中心按节点完成任务。(图/张雪 文/彭宗华 夏双双)
“三剑客”联手出击
近日,万峰公司接到一批精密零件的加工任务,为了确保产品进度和质量,该公司3名三坐标检测人员李强、袁自强、马勇实行倒班制,确保了零件随到随检。
三坐标检测对操作者的要求极高,他们不断淬炼技艺,多方面分析并减少测量不确定度对检测的影响,提供的检测结果越来越快捷,也越来越精准,给了精密加工者更多的底气。
一轴承零件各尺寸之间的公差在5微米以内,加工者无论怎样小心、细心,其中的一个部位的尺寸都因相互间的累积误差而难以满足精度要求,导致零件不合格,加工者和工艺人员都急得上火。
李强反复分析、比对各尺寸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后给出解决措施:将所有累积误差集中到一个关键部位,预留出几微米的加工余量,由他们检测出结果,再将实际余量一次加工掉。果不其然,每次按检测结果进行数据补偿后,加工的零件全部合格。
万峰公司现有几种微米加工的零件,涉及二十几道工序,探针的选择和检测工装的配合直接影响检测的难度和精度。他们3人每天在检测间隙做的最多的就是琢磨如何制作出高效率的检测夹具,如何配对检测探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反复试验、推敲,他们制作出模块化组合式的快换工装,完美地将产品所用的检测工装有序地码放在检测平台,确保每类零件来时都能快速切换、精准定位,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
一零件批量大,两台设备同时加工,但装夹者的力度、刀具不同的磨损程度,都会给加工尺寸造成影响。3人不仅对每班次的首尾零件和中间零件进行检测,还会到现场查看加工者的操作过程,与加工者一起合力确保产品质量。(图文/刘双群)
“急”出来的高招
“壳体铣加工完成。”
“框架铣加工完成。”
“感谢二位能手的赶工。辛苦加班好几天了,你们赶快回去休息。”11月18日,已是下班时间,险峰公司综合加工车间调度曹勇一边向两位加工者致谢,一边在电脑中进行备注,准备后续工作。
“此项紧急任务下一步是进行热处理,可公司热处理厂房正在搬迁中,工序需要进行外协。前期外协都是找的武汉的一家工厂,可这一去一回至少要花两天时间,工期耽误不起。”想到这,他焦急地向车间主任黄文军反映情况。
“工期必须确保。”黄文军立即召集部门管理人员和工艺技术人员开会讨论。
“铝制件去应力退火要多少度高温?”工艺技术员出身的车间副主任问道。
“160℃±10℃。”热处理工艺师胡小春答道。
“车间喷漆间的几台烘箱,最高温可达到200℃。可不可以用它们来进行热处理?”车间副主任提出建议。
“原则上应该没问题。” 胡小春说。
“那我们先拿一个铝材试一下。没问题就用这台烘箱干。”黄文军拍板道。
3个多小时后,铝材热处理检测结果出炉,显示没问题。4套产品先后放入烘箱进行热处理,经检测合乎技术要求。问题得到了解决,当晚4套产品全部热处理完毕,顺利转入下道工序。
这个“急”出来的高招不仅节约了时间,节省了产品包装、搬运的人力物力,还节省了外协费和运输费近万元。据悉,工艺人员已将此方法固定到工艺文件中,以后的铝制件热处理都可采用此方法,将大大节省生产成本并缩短生产周期。(图文/张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