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院红峡公司总装车间,智能选配导引车正在厂房内自动行进,一个个零部件产品“刷码上车”、整齐排列,导引车上还设置了智能提示、防差错报警等功能。这是六院总装测试数字化生产线上的一隅。通过关键技术装备的集成应用和装配生产线的智能管控,六院构建了人机协同、人机交互的智能总装标准作业模式,有效解决了人员手工装配超负荷、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保障了作业现场的本质安全。
近年来,六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集团公司关于数字航天战略的相关部署,以数字六院战略为指引,在数字化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基础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
科研生产搭上数字化“新赛道”
数字化科研生产体系建设是提升研发制造能力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六院统筹规划、系统推进产品论证、设计、仿真、工艺、制造、试验的数字化建设与应用。
“我们完成了精益研发平台阶段性建设,集成了43项设计工具,初步实现了型号在线论证;依托高性能仿真中心,构建起多种仿真方法,基本能够满足关键部组件的仿真验证需求,仿真验证能力和覆盖范围不断提升。”六院信息化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智能制造是个整体系统,要从最小的智能单元开始建设。走进红岗公司大型喷管金属件智能制造单元,一台台设备高速运转,一个个生产零件经机械手臂扦揽,在车、铣、钻、镗等多道工序之间自动流转着。“自从自动化设备上线后,我们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人力成本得到了节约。”一线职工说。智能单元采用高速硬车加工、柔性装夹等技术,实现了4小时无人或少人值守,操作人员也由4人减为1人,设备利用率提升至80%,加工效率提升3倍,产品合格率达到99%。
试验验证是产品研发制造的关键一环,六院致力于实现试验全流程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不断提升试验验证能力。“我们的试验结果快速判读功能在产品上得到了应用,某次试车试验结束后,3分钟之内就判读了试验结果。”601所测控室主任蒋蕴韬说。此外,还自主研发了试验报告结构化快速生成软件,试验报告生成效率提升50%。
智慧管控能力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近年来,六院系统谋划数字化科研生产能力景象,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链进行全方位智能改造,推动智慧管控能力再上新台阶。
“总收入、资金流入流出、利润……”在41所智慧企业大脑的财务数据看板中,各类经济指标以二维码图、柱状图、普通表格等形式直观展现,这是六院企业智慧大脑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六院立足业务数据开展前瞻性决策管理,构建起“本部一级大脑+院属单位二级大脑”并行运行的发展模式。一级大脑实现经营管控业务主题、37张业务报表、100余项指标穿透展示,科研生产进度和质量2大业务主题12个业务指标穿透查询。二级大脑的6大主题、50余项指标在线动态展示。
“业务数据化、数据可视化模式初步构建,为提升六院科学决策、高效运营能力提供支撑。”六院信息化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数字技术有效激发数据要素潜能,显著提升数字化财务管控能力、风险管控能力。近年来,六院高质量完成财务共享中心二期建设,通过集成ERP等业务系统,构建了反映企业战略和业务活动的财务模型,实现与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系统的数据贯通,业财一体管理会计模式实质运行。合同管理系统有效覆盖全级次单位,合同审签、合同履行、合同归档等核心节点实现在线数字化管控,全面打通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数据壁垒,初步建立“数据支撑数据、流程比对流程”的合同管控体系。
打造基础运营服务体系“新范式”
近年来,六院建立健全基础运营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全院统一平台、培育自主研发团队”的工作思路,统筹规划开发平台,制定配套运行机制。以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41所、红峡公司等单位积极组建开发团队,围绕经营管理痛点难点需求,成功完成新版智慧企业运行平台、IT运维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等模块的开发与使用。
六院高性能计算云研究团队集智攻关、聚力挖潜,组织搭建了六院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通过计算机仿真计算,实现了产品设计的前期模拟和后期故障分析,为六院协同设计提供了高性能、稳定可靠的分析计算环境,该团队获得了“六院2019-2021年度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602所按照CMMI3体系进行软件研发项目的管理工作,提升软件产品研发的效率及质量;鼓励软件设计人员参与专业技能培训及开发实践项目,提升其设计开发能力;进行软件自主开发技术攻关工作,解决建设中存在的技术路线适配等核心问题,形成了成熟的软件技术路线和开发能力……
如今,六院已初步具备软件自主研发、系统集成开发能力,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征程,新赛道,新起点。在数字化发展的“快车道”上,六院稳扎稳打、持续发力,构筑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释放出发展新活力,让数字化转型跑出“加速度”。(文/梁琦)